方便,不方便?
你方便时是否出现不可言说的不方便?
今天就让中医带你打开“方便”之门,一起来聊聊便秘那些事。
便秘,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,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明显减少,每周少于2次,同时伴有大便干结、腹胀、腹痛等表现。
便秘产生的原因
1.器质性便秘。主要是因为肠道的器质性病变,比如肠道的息肉、肠道的肿瘤导致大便排出肠道不顺畅而引起便秘。其次,还有神经功能的改变,比如截瘫、神经根炎等导致肠道运动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便秘。
2.功能性便秘。主要见于因为饮食、生活习惯改变,导致大便排便的规律发生变化,出现了大便干结、排便不畅的表现。此外,肠易激综合征也可以导致便秘。
如何预防便秘
1.改善饮食。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,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,膳食纤维的补充是功能性便秘的首选治疗方法,它能吸收肠腔内的水分,增加粪便容积,促进肠道蠕动,增强排便能力。推荐每天喝八杯水(1.5—2.0L),防止因大便过于干燥而引起便秘。 2.规律排便。坚持定时排便,养成排便生物钟。最好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;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,避免玩手机、看报等外界影响;千万不要强憋便意,长期会造成功能性便秘。
3.适量运动。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适量运动的习惯,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,从而使大便对肛门的刺激产生便意,促使排便。平时可选择散步、慢跑、健身操等方式加强运动,躺着时也可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。中医治疗便秘
一、中药方剂辨证论治治疗便秘
1.实秘(1)肠胃积热型症状:大便干结,腹胀腹痛,面红身热,口干口臭,心烦不安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燥,脉滑数。治法:泻热导滞,润畅通便。方药:麻子仁丸 (2)气机郁滞型症状:大便干结,或不甚干结,欲便不得出,或便而不爽,肠鸣失气,腹中胀痛,胸胁满闷,嗳气频作,食少纳呆,舌苔薄腻,脉弦。治法:顺气导滞。方药:六磨汤(3)阴寒积滞型症状:大便艰涩,腹痛拘急,胀满拒按,胁下偏痛,手足不温,呢逆呕吐,舌苔白腻,脉紧。治法:温里散寒,通便止痛。方药:大黄附子汤
2.虚秘(1)气虚型症状:粪质并不干硬,虽有便意,但临厕努挣乏力,便难排出,汗出气短,便后乏力,面白神疲,肢倦懒言,舌淡苔白,脉弱。治法:补气润肠。方药:黄芪汤(2)血虚型症状:大便干结,面色无华,心悸气短,失眠多梦,健忘,口唇色淡,舌淡苔白,脉细。治法:养血润燥。方药:润肠丸(3)阴虚型 症状:大便干结,如羊屎状,形体消瘦,头晕耳鸣,两颧红赤,心烦少眠,潮热盗汗,腰膝酸软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 治法:滋阴通便。方药:增液汤(4)阳虚型 症状:大便干或不干,排出困难,小便清长,面色晄白,四肢不温,腹中冷痛,得热则减,腰膝冷痛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 治法:温阳通便。 方药:济川煎(以上中药制剂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。)
二、针灸治疗便秘可采用针灸疗法治疗便秘。
其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对症选择合适穴位。一般可以针对于天枢穴、支沟穴、关元穴以及上巨虚穴等多个穴位。如果属于热结便秘,就可以加上大肠俞和内庭两个穴位,气滞型便秘需加太冲穴或阳陵泉穴。另外,若存在有气血虚弱的病症,则要选择足三里穴、肺俞穴和脾俞穴作为主穴。
三、穴位贴敷治疗便秘还可通过穴位贴敷治疗便秘。将配好的药物研磨成粉末,调成糊状,涂于敷贴内形成药饼,根据患者病情,贴于天枢、神阙、关元等穴位,贴敷保留4-6小时,根据大便情况调节使用频次。
门诊时间
周一至周日
08:00-12:00、15:00-18:00
门诊地点
门诊楼4楼肛肠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