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流高发季,中医保健康
目前,甲流正处于高峰期,中医称之为时行疫疠,为因时令之大气变化所发生之病,中医多属邪实正虚,治以祛邪扶正,补虚扶弱,标本兼顾,分清虚实主次处理。
中医药治疗
中药内服:甲流患者可根据症状选择合适中药进行内服治疗。
注意事项:1.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,尤其在应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时,避免药物过寒而伤及脾胃,甚至出现寒遏冰伏,使症状加重。2.不宜长期服用。3.服用后感觉不适者,暂停服用并咨询医师。4.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,过敏体质慎用。可根据症状参考以上中药制剂及协定方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
中药外治:
1.药浴药液:药液在水的温热作用下经皮肤吸收,促进血液循环,起到温经散寒、透达筋骨、理气活血作用,以促进新陈代谢,增强人体抵抗力,达到防病的目的。
【香茅辟秽沐浴方】:散寒祛湿,芳香辟秽
2.中药香囊:中药香囊源于传统医学“衣冠疗法”,在我国历史悠久。佩戴香囊可以起到:
防治疾病:挥发性中药成分通过口鼻、肌肤毛窍进入人体,能起到开窍宁神、镇静助眠、增强抵抗力、防治流感的作用。
环境防疫:香囊中的药物本身挥发成分有一定消毒灭菌驱虫作用,可阻断部分病毒的空气传播。
【芳香化浊解郁香囊】:补气通阳,芳香避秽。适用于防治流感。【川芎闻鼻香袋】:预防鼻炎、感冒。【芳香避疫囊】:散寒祛湿,芳香避疫。
3.艾灸:艾熏灸穴位,则温经通络,流畅气血,调和脏腑,可提高肌体免疫力。
4.穴位贴敷:在人体穴位上进行外用膏药的敷贴来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,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,从而达到振奋阳气、促进血液循环、祛除寒邪的效果。以达到通经活络,调整人的机能,祛邪扶正的目的。
5.穴位按摩:揉按风池穴、大椎穴、合谷穴、外关穴、列缺穴等,可疏通脉穴,强化呼吸道,抵御流感病毒侵袭,提高免疫能力。
中医预防
生活起居
1.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:远离患者,减少集聚;及时增减衣物,以适寒温。
2.“食饮有节”:饮食要适时、适量、适温,少进刺激之品。
3.“起居有常”:作息规律,运动适量,勤洗手,居室常通风。
4.“精神内守”:正确认识疾病与疫情,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恐慌。
饮食调理
1.汤类
方法1:葱白15g,白萝卜30g,香菜3g,加水适量,煮沸热饮。
方法2:银耳20g,莲子15g,冰糖适量,加水适量,煮熟饮用。
2.粥类
方法1:赤小豆,绿豆,白扁豆各30g,洗净,加水500ml,煮熟食用。
方法2:红皮花生仁,红小豆,红枣各30g,洗净,加水500ml,煮熟,加入适量红糖食用。
3.茶类
方法1:绿茶,菊花,生甘草各3g,开水冲泡饮用或金莲花3至5朵代茶饮。
上述饮食调理方法,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,适当适时选用。
温馨提示
不同的甲型流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,有些人的病情相对较轻,只有发烧、咳嗽、头痛等症状。有些人病危,甚至可能死亡。甲型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、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、伴有心血管系统慢性病的患者、肥胖者、妊娠期妇女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。这部分患者感染了甲型流感后,往往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,比如肺炎,心肌炎,脑炎等等。所以如果感染了甲型流感,应尽早到医院就医,防止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