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绩效亮点●医疗服务篇】敢于举旗 持续创新 用心服务
2022年北海市疫情呈现局部聚集,零星散发态势,特别是“7.12”疫情给全市防控和救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,在上级部门有力领导和院党委科学指挥下,我院积极投身全市联防救治工作,医疗救治服务成绩显著。
举防疫旗,中医药剂为勇士加护盾
(一)精心研制,中医药剂为勇士加护盾。一是不断推进中医药制剂和协定方的使用和改良。今年在原有五十多个制剂及协定方的基础上新增六个抗疫协定方;二是根据第九版新冠救治方案并结合北海气候人文特点,制定出北海版中药预防方剂和治疗方剂。预防方“藿香苏风汤”为一线抗疫勇士筑起防护盾,治疗方“清瘟饮”在改善症状和缩短疗程上受到患者好评和同行的认可,二者在疫情中经受住实战检验;三是在确诊患者的救治中,注重将中医外治法与中药调内里相结合,带领患者进行中医传统功法练习,让患者体质“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”。疫情下我院能举起中医疗效大旗,彰显中医风尚。
(二)“守北海,战广西,援贵州”,在疫情中战斗冲锋。
一年来我院先后派出两万余人次参加核酸采样工作;派出近千人次参加疫苗保障和接种工作;筹建缓冲病区、黄码病区、黄码门诊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;最大程度地保障发热门诊正常开诊,对发热门诊分区管理,保障群众就医需求;派出一百余人参加定点医院、黄码医院、方舱等参加医疗救治工作;定期派人参加全市和海城区的流调、追阳、转运等工作;组织疫情相关培训32次;接管北航D区救治点,先后负责四百余患者的隔离救治工作;我院发挥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精神,在委应急办部署下积极组织队伍参加支援百色、东兴、防城港、钦州、崇左、贵州等地的核酸采样及检验工作。
优化内部建设,推动医疗新技术、新项目落地
(一)科学统筹,不断优化内部运行机制。一是在院领导科学统筹下,我院出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方案。二是成立北海市中医医院医疗救治专家组。三是根据“新十条”积极配合北海市提高防控的科学、精准水平,及时更新院内应急预案响应机制。今年12月北海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新阶段,院党委提前谋划,科学应对。如积极各方协调,备足医疗物资;调整发热门诊科室人员力量配比。2022年我们守住阵地,保障了市民群众正常诊疗需求。
(二)名医引领,助力新技术新项目落地。我院积极发挥名医效应,柔性引进博士后基地人才,并入选市级人才小高地,获批“北海市中医药防治疫病人才小高地”,助推学科建设向高精尖方向发展。其中,成功开展了北海市第一例“人工耳蜗”植入,为失聪患者重回“声音世界”奏响了美妙的音乐,填补了广西中医系统及北海地区人工耳蜗技术空白。不断推进中医非药物治疗的应用,新增中医新技术2项,2022年全院共开展新技术17项、新项目26项。
加强中医专科建设,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
为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就医需求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。一是2022年我院将针灸门诊、推拿门诊、理疗室整合为中医特色诊疗门诊,为群众提供一体化的预防保健与治疗服务。二是开设中医民族医门诊,逐步推进民族医特色诊疗,我院壮医药线点灸技术受到患者的好评。三是开设营养减重门诊、睡眠门诊、情志病门诊等专病门诊。自开设以来,就诊患者稳定增加,在疗效上得到广泛肯定。
今年12月,为方便群众就医取药,落实最新防控要求,满足居家人员及老人、儿童、孕产妇、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需求,我院委托快递公司推出“药品代取、代送”便民服务,同时开通线上医疗服务,惠民的同时有利于降低人群感染风险,解决慢病患者复诊购药的难题。我院还用心组织中医药特色义诊服务下基层、进校园、进企业、到社区等,到家进门的贴心服务充分展示中医药特色服务优势;成功举办我院第六届膏方节特色系列活动,在推广中医药问价的同时让群众亲近了解我院中医药优势,感受我国中医药疗法的魅力。